【请登录】【免费注册】

首页新闻技术产品供应二手培训展会物流维修求购招商招标招聘企业

新闻

在这里读懂中国机械行业 搜索 搜索
新闻首页行业资讯政策协会企业荣誉人物访谈展会快讯职教新闻新年寄语
您的位置:盘古机械网>新闻资讯>政策协会>详情

陕鼓动力在国际数控机床技能大赛上斩获两枚奖杯

时间:2013年12月05日浏览:1702次转载:http://www.pgjxo.com收藏分享:

  手捧着在国际数控机床技能大赛上斩获的“最佳工装奖”和“最佳精神奖”的奖杯,孟鑫和刘小武难抑心中的激动和喜悦,这是他们首次以团队协作的方式与国际同行同台比拼,并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孟鑫是团队中负责设计编程的,刘小武则主攻数控加工,一文一武的他们都来自于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参加这样的国际竞赛,既磨练了他们的毅力,提高了他们的能力,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高技能人才精湛的技艺和中国高端制造的水平。 

  全流程的比拼 
  提起这场在美国费城举办的数控机床“跨国大战”,孟鑫非常感慨:“当我把自己被国资委选中参加比赛的消息告诉同事时,大家都很惊诧。他们感觉数控机床的比赛应该就是操作者比比基本功,看看谁的加工更细致,速度更快,要你这个搞设计的干嘛?”但是国际化的高端技术人才大赛完全颠覆了大家对技术比武的理解,这种比赛较量的不仅仅是个人的知识和能力,而是团队的配合与协作,是从事数控加工技能人员对高端制造的理念认知。这种从产品“设计”到“刀具选择”再到“编程”进而再进行“精确加工”和“检测检验”的全流程竞赛,对孟鑫和刘小武还是第一次经历。 
  刘小武是陕鼓动力的一名数控操作能手。2005年,他首次参加西安市高技能人才大赛获得了第四名。2006年,他又参加了全国数控操作技能大赛,为其以后的成长之路奠定了基础。为了不断提升数控设备操作技术水平,刘小武购买了大量数控机床方面的专业书籍天天研读琢磨,从理论提升到实践进步,不断为自己的成长而努力。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企业举办数控技术的培训和比赛他都会积极参加。功到自然成,刘小武现在已经熟练掌握了五轴联动数控设备的操作技能。对于参加国际比赛,刘小武对自己充满信心。 
  但是新的比赛理念却对所有参赛者提出了新要求,他们必须要从过去的单打独斗变成团队作战。“队友间的协作和配合在此刻显得太重要了!如果我单单只会操作机床,而不去理解设计和编程人员的意图,去理解整个工序环节中的加工要点,绝对做不出完美工件。”刘小武这样说道。参加这样的比赛,数控操作者不仅要技术熟练,还要懂得设计理念、工作流程和细节要点,更需要彼此之间的默契配合。 
  备战为以致用 
  一年前,孟鑫和刘小武被确定为参加此次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中美数控机床大赛的中方团队选手成员。于是,他们开始了历时一年的强化学习和磨合训练。为了进一步了解对方,培养彼此间的默契,从2013年春节开始每个双休日,西安数控机床4S店就成了他们的练兵场。一个周末,他们收到了来自美国大赛方发来的制作夹具的零件。摊开一看,大大小小、稀奇古怪的各式零件近百个铺满了半个宿舍的地面,没人知道这些东西究竟能组成多少组夹具。孟鑫自告奋勇当起了英文翻译,从上百个零件中逐一选择需要组装的零件。然后,大家开始讨论加工方案、布置组装和必要的改进加工等。时间在热烈的探讨中飞快跳过,转眼8个小时过去了,他们却浑然不觉。加工方案确定下来已是凌晨两点,此时他们才感到肚子在“闹情绪”。 
  孟鑫的设计工作是团队的“大脑”,参赛的作品都先由他设计并绘出二维图,然后编程、精加工。这要求他熟练掌握相关的软件。然而,训练中的突发事件让孟鑫至今记忆犹新。一天,美国大赛方发来消息,通知他们训练所使用的软件因故需要更换。这对已经熟练掌握现有软件的孟鑫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因为,已经没有多少时间熟悉新软件了。“管不了那么多了,克服一切困难也要把这道关趟过去!”孟鑫暗下决心!他借来了几本关于此软件的书籍,经过数日突击,概念上看似通晓,但离熟练应用还有一定差距。同事们帮孟鑫联系了西安理工大学的老师和北京的软件工程师给他讲解。终于,孟鑫将软件的所有功能都学会了。都说熟能生巧,剩下的就是“苦练!”。那段时间,孟鑫晚上12点前没有睡过觉,每个零件他都要练习三遍以上。直到后来,他自己竟然研究了一套新方法。大赛前,由他设计的程序和方法,加工效率已经提高了50%,并能够适用于批量生产。 
  人才竞争是根本 
  这场彰显制造大国高端制造能力的跨国大赛让两位年轻人收获颇丰,尤其是通过竞赛使他们看到了与美国同行在技能方面的差距,也找到了继续提高的方向。 
  “此次比赛使我们积累了参与国际大赛的经验。美国同行细致的加工和通用灵活的工装夹具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先进的加工方法和理念如果应用到我们公司,一定能提升企业的技术内涵。”孟鑫这样说。 
  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也愈发重视。近年来,陕鼓动力制定了一系列的人才培养关注计划,通过实施技能人才的轮岗培养、技术培训、师带徒、技术比武等培养机制以及操作人员环境的改善、待遇的提高、搭建职业发展“双通道”的事业平台和优秀企业文化的薰陶,培养造就出了诸如张戟、杨东涛、唐正刚、李新春等一大批高技能人才。而他们也成为影响和带动更多技术工人向“金牌”技能人才迈进的“领头雁”,使企业最终实现在相关技术领域方面高素质人才队伍的打造。

热门新闻

业务咨询:932174181   媒体合作:2279387437    24小时服务热线:15136468001 盘古机械网 - 全面、科学的机械行业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备12019803号